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可能层高和净高是一样的,其实实际上这并不是一回事,很多人不知道这两者的区别,在购房后,会跟开发商因为住宅的层高产生纠纷,但实际上这两者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什么是层高和净高,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一、什么是层高和净高?
1、层高:
指上下相邻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如果顶层是斜坡的屋面,那么它的层高就要按其楼板面至屋顶较低处之间的垂直距离来计算。
2、净高:
层高减去楼板的厚度或结构层的高度的差。即:净高=层高-楼板厚度。净高通常就是购房者在室内直接测量到的高度,是入住后真正可以使用的高度空间。
3、区别:
层高,从字面上理解也就是一层房屋的高度。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联合发布的《住宅设计规范》的规定,层高是指“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说到层高,我们必须将其与“室内净高”予以区分。《住宅设计规范》规定,室内净高是指“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或吊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室内净高和层高的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示:层高=室内净高+楼板厚度,即层高和楼板厚度的差叫室内净高。《商品房买卖合同》中一般是就层高进行约定,而许多买受人在交房验收时测量的是室内净高,忽视了楼板厚度。
二、层高和净高的标准是什么?
一般认为,房屋层高越高,室内高低温度的温差越大,空气对流越好,人体感觉越舒适,但房屋的保温性、节能性则会相对变差。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住宅设计规范》规定,住宅层高宜为2.80m。
1、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0米,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0米,且其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3。
2、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起居室(厅)时,其1/2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10米。
3、厨房、卫生间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20米。
4、厨房、卫生间内排水横管下表面与楼面、地面净距不得低于1.90米,且不得影响门、窗扇开启。
三、实际测量时会出现哪些问题?
购房者在室内测量到的高度其实是净高,是购房者入住后真正可以使用的高度空间。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一般楼层现浇板厚度不应小于80毫米(0.08米),顶层板不应小于120毫米(0.12米)。所以购房者在测量高度时还应减去楼板的厚度。
四、如何避免测量纠纷?
由于楼板厚度不同、房屋建材不同等,实际测量可能会存在误差,如果担心房屋实际高度可能会出现较大偏差,为了避免后期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可以在购房合同中做好预防工作:
1、可以要求开发商把房屋平面图作为合同的附件,并标注层高与净高的详细高度、墙体的厚度、门窗的位置和大小等等;
2、在购房合同中要明确开发商的违约责任、赔偿方法与金额。如果开发商确实违约,购房者可按合同索赔。
在购房的过程中,购房者容易把开发商说的层高当成净高,测量时忽略楼板高度,造成误解。为避免纠纷,购房者可在合同中进行相关的约定说明。
以上是对于什么是层高和净高以及两者的区别介绍,在购房的时候,我们了解这两者的区别,对于买房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也可以避免掉一些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