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作为一种福利政策,自出台以来就大幅解决了收入低人群住房难的问题,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住房名额有限、政府资金运转困难、低收入人数不可控等,这类问题大幅存在保障性住房面前,小编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保障性住房目前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一、低收入人数上升
一些地方低收入群体人数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小城市的地方国有(营)、集体企业大都按照“民营化”要求,破产或改制为民营企业,形成大批下岗失业职工,成为低收入和最低收入群体的主体;中、小城市为了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形象,实施大规模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许多被拆迁户加入到低收入群体;在推行“城镇化”进程中,大批农民因进城务工而在城市定居,形成一定规模的新的低收入群体等。
二、中收入者被遗忘
近几年,国家的住房政策向低收入和最低收入群体倾斜,建设了部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解决了部分低收入和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而高收入家庭则通过市场购买商品房;剩下的中收入家庭尤其是工薪族即无资格购买经济适用房,也不符合租住廉租房的条件,又无经济实力购买价格昂贵的商品房,成为被忽视甚至被“遗忘”的“夹心层”。
三、保障性住房稀少
一是原有住房被大量拆除:在各地“火热”的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大量群众的旧私房和有的群众租住的旧公房被拆除;许多企业破产或改制时将职工的住房连同厂房等一并卖掉。二是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项目受到商品房排挤,各地建设速度步履艰难;“二限房”就更不用说,才刚刚开始启动,也受到商品房的挤压;因此,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二限房”建成的数量有限。也就是说,旧住房大量减少,新的适合中、低收入群体居住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二限房”却建设的不多,因此,造成保障性住房十分匮乏。
四、保障性资金紧张
地方政府在“经营城市”的理念下,土地可以卖钱,商品房可以收税,所以,都热衷于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而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不仅没有经济效益,还要划拨建设用地和减免相关税费,因此,一般都不优先考虑或者就不考虑;而廉租房对最低收入家庭无论是实物配租(建设廉租房)还是租赁补贴(发给租金补贴)都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而资金来源除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外,无论是地方财政专项预算资金、不少于10%的土地出让金还是扣除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等,都是地方政府的“腰包”,因此,要掏这样的“腰包”很难。
五、保障性政策难行
从1994年以来,国家房改政策中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住房保障措施,即建立住房公积金、实行住房货币补贴、实施廉租住房保障、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和“二限房”等。但是,各地对这些惠民政策的推行较为艰难,贯彻、落实、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公积金缴存苦乐不均;住房货币补贴参差不齐;廉租住房是“雷声大,雨点稀”;经济适用住房和“二限房”建设进展缓慢等。
六、保障性机构弱化
房改机构就是住房保障机构。因为住房保障的内容如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措施,都是国家推行的房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各级房改部门开展的重要且具体的房改工作。由于房地产开发的巨额利润导致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二限房”建设步履艰难,深化房改进程受阻,一些地方的房改机构受到严重削弱,人员被调离或“借调”,房改几乎处于停顿状态。